相关设备

环球直播一家专注于矿石磨粉域的企业

赛迪顾问奋进十年系列研究:​上海工业经济的奋进十年

来源:环球直播    发布时间:2024-03-02 20:27:04

上海是中国高端产业要素的汇聚地,是中国前沿产业创新的引领地,是中国先进制造水平的示范地。工业是实...

  上海是中国高端产业要素的汇聚地,是中国前沿产业创新的引领地,是中国先进制造水平的示范地。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底座,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工业规模逐步扩大,工业增加值连续十年保持全国城市第一;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的高端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策源能力明显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速推进,“上海制造”品牌全力打响,一体化产业协同全面深化。上海工业十年,是奋进的十年,是拓新的十年,是升腾的十年。

  这十年,上海市规上工业公司数量基本保持9000家左右,全部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3186.4亿元增至2021年的42014.0亿元;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7097.8亿元增至2021年的10738.8亿元,成功突破万亿,十年保持全国城市第一。这十年,上海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3+6”新型产业体系,以新兴高端产业持续提升上海工业竞争力。

  三大先导产业引领高端发展。2021年,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工业总产值达3254.7亿元,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7.7%。集成电路领域,上海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0.2%,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集聚了多家龙头企业,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聚地之一。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拥有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超6000家,占全国总数的14.5%,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占全国的1/5。人工智能领域,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集聚了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创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这十年,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以智能传感器产业园、G60电子信息国际创新产业园、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等为特色产业载体,集聚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下一代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产业能级、产业链韧性大幅提升。上海生命健康产业聚焦前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建成了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东方美谷、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形成生命健康产业集聚新高地。上海汽车产业以上汽、特斯拉等为龙头,汇聚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现代摩比斯、爱信、大陆集团、法雷奥、李尔、弗吉亚等全球著名零部件集团总部。上海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4296.8亿元增至2020年的6666.5亿元;汽车产量从2012年的202.4万辆增至2021年的283.3万辆,占全国产量的10.7%,其中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1600亿元,产量达63.2万辆,占全国产量的17.8%。上海高端装备产业聚焦工业机器人、民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微电子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建成机器人产业园、汽车新能港、外高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成功构筑完整的商用飞机产业链条,民用船舶与海工装备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高端装备产值达上海工业总产值的15.7%。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全国总产量的1/5,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上海先进材料产业覆盖高磁感电工钢等先进金属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玻璃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纳米陶瓷微粉等前沿新材料,2020年产值达上海工业总产值的7.2%,以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奉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实现集聚式发展。上海时尚消费品产业聚焦美妆、服装、日化、食品等消费领域,集聚了欧莱雅、家化、老凤祥、之禾等知名品牌企业,打造“东方美谷”等特色产业园。

  结构优化带动工业体系现代化。这十年,上海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主体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化工业体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方面,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511.1亿元增至2021年的3651.4亿元,年均增长10.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1.3%提升至34.0%,对上海市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企业主体结构方面,截至2021年底,上海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2021年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71家、瞪羚企业54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2家,占全国总数的5.5%,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05家,覆盖集成电路、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力带动全市工业发展。

  这十年,上海聚焦工业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充分激发创新平台活力,突破了一批产业基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年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5.2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17.9万件,2021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件,创新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基础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张江、临港、浦江等国家实验室成功挂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等科研机构落户上海,建成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领域的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激光技术、燃气轮机和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的10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张江科学城扩区完成,顶尖科学家社区顺利开工建设;X射线光源、燃气轮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光子科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集成电路领域,CPU主频突破3GHz,5nm刻蚀机、5G芯片、12英寸先进工艺清洗设备打破垄断,千万门级FPGA芯片、14nm先进工艺实现规模量产。生物医药领域,高端医疗器械用关键基础LYSO晶体打破国外垄断,先进分子成像设备全景PET/CT、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等原创医疗器械获批注册上市,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新药获批上市。人工智能领域,7nm通用GPU芯片打破国外人工智能云端训练芯片垄断,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云端深度学习定制化芯片,人工智能研发乳腺癌药物AC0682并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航空航天领域,C919国产大型客机成功首飞,CR929宽体客机启动设计,ARJ21支线客机开展商业运营;建成全球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参与“墨子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航天发射任务。

  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推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等顺利建成;智慧车列交通系统项目启动试运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上海拥有2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50余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700余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多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网络;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4341项,《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收录474件产品;科创板上市企业59家,位居全国第二位,总市值1.4万亿元,融资5280亿元,双双居于全国首位。

  这十年,上海市紧扣“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积极布局数字新基建,夯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以标杆应用为牵引,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在线经济新动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数字基础有力夯实。在城市新基建方面,初步建成智能化终端设施网,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标杆城。截至2021年,上海市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5.4万个,5G用户数达1028.4万户,推进双千兆示范应用超过700项,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方面,截至2021年,上海市两化融合评估指数62%,参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自评估公司数10946家,其中通过贯标企业数量1840家;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7.7%,位列全国第二;生产设备数字化率55.3%,经营管理数字普及率73.3%,居全国前列。

  数字应用标杆加快落地。上海以城市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以“一业一模式”为深化方向,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截至2021年,上海启动建设7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发布浦东数字治理、临港数字孪生城、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数字伙伴计划、嘉定未来出行五大综合应用场景;创新电子信息“区块链+产业链协同”、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服务”、钢铁化工“工业大数据+生产优化”、新材料“标识解析+生态协同”、家电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应用模式,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累计突破100个。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蓬勃发展。上海智能制造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智能制造5类核心装备齐全,智能工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截至2021年,上海超1000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线个市级示范性智能工厂、60个市级智能工厂。2家企业荣获“2021年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占全国2/11;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上海创建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21年,上海累计培育宝信xIn3Plat、上海电气“星云智汇”、中微汇链、优也Thingswise等26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企业数超120万家,链接设备超800万台;工业APP超3万个,形成超150万个数据集、5000个算法、2700个知识图谱;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19.1%,位列全国第一;工业云平台使用率61.1%,位列全国第三。平台赋能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各大重点产业,助力企业平均提质12.6%、增效23.4%、降本12.3%。

  在线新经济新动能显现。上海致力于推进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两网贯通”,启动创建“长阳秀带”“张江在线”两个世界级“在线新经济”新地标。这十年,上海涌现出拼多多、携程、哔哩哔哩、叮咚买菜等一批新生代消费互联网企业,也涌现出优刻得、云汉芯城、钢银电商、震坤行等一批产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营收规模从2018年的579.0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3588.1亿元,三年增长超5倍。

  这十年,上海市秉承绿色集约发展理念,紧抓能耗双控工作,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产业园区为重要抓手,提升工业绿色集约水平,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12年的2149.4亿元增至2021年的3052.3亿元,利润率由2012年的6.3%增至2021年的6.8%,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工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2012-2020年,上海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0.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6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25%;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从1089.5千瓦时/万元下降到842.7千万时/万元,累计下降22.7%;工业废水排放量从4.8亿吨下降到3.1亿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从2016年[1]的6.7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0.5万吨,下降幅度达92.2%。

  绿色制造体系不断拓展。自2018年起,上海市着力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2021年拓展绿色企业、绿色设计等维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评定市级绿色工厂142家、绿色设计产品133项、绿色园区2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培育11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56家、绿色设计产品26项、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5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家。

  园区经济密度显著提升。上海市提出“四个论英雄”,推动产业园区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和产出绩效。2021年,上海市产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3.1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八成;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近264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85%以上。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均排名全国前三十。截至2021年,上海市共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家,2021年共6家连续2年及以上蝉联“五星示范基地”,占全国连续2年蝉联“五星示范基地”总数的35.3%。

  “上海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十年来,上海工业以产品质量为根本,以品牌效应为依托,通过“四名”“六创”专项行动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制造精品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推广首台套高端智能装备263个、首版次软件63个、首批次材料51个,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快速提升;“上海设计100+”“上海时尚100+”“上海品牌100+”协同打造上海时尚消费精品。名企名园加速培育。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拥有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77家,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50家,上海市设计引领示范企业79家;打造两批共40个特色产业园区,浦东新区成功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工业设计特色),强力彰显“上海品牌”影响力。

  这十年,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市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同时肩负起新的使命任务,全面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12-2021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从50562.7亿元[2]增长至75742.7亿元;上海进出口总额从27559.4亿元增至40610.4亿元。上海成为外商投资优先选择地之一。十年间,在上海投资的外资企业所属国家和地区从154个扩大到190个,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从403家增至831家,外资研发中心从351家增至506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不断深化制度创新,提升服务能级,提高国际合作水平。上海自贸试验区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从2014年的3226亿元增至2021年的81230亿元;浦东新区首批“6+2+1”法治保障成果全面落地;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全域共享”,率先开展统筹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改革,启动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试点。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协同苏浙皖跨区互动,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创新平台遍地开花。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成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长三角设备智能运维服务联盟,上海长三角智能制造促进中心(筹)揭牌,长三角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产业项目一体化布局。信达生物制药集团(苏州)上海总部暨全球研发中心落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中国商飞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载体,共建大飞机产业链。重点产业联动发展。上海牵头协同三省合作共建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举办长三角超导产业高峰论坛;上海临港与江苏张家港建立“两港再制造产业合作平台”,促进长三角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产业链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合作办联合三省一市产业、科技部门,以集成电路、汽车、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试点,编制“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三省一市经信(工信)部门在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领域,启动建立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协同机制。

  回首这十年,上海工业在磨难中奋起,在发展中改革,在创新中突破,在总结中提升。成就属于过去,沉淀的经验是面向未来、砥砺前行的坚实力量。

  上海工业百年历史培养出了“敢为人先、勇担重任”的匠心精神。上海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在国家重点项目、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十年如一日,奋战一线、攻坚克难。这十年,当人们感慨着“上海错失互联网十年”时,上海早已瞄准先进制造业,埋头深耕,不断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这十年,上海实施近170个工业强基项目,创建国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了C919国产大型科技的成功首飞,建成了全球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现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量产,成功研制阿尔茨海默症新药......上海工业坚持着工业该有的韧性,坚守着工业这片主阵地,瞄准“工业强基”“高精尖”“硬科技”等国家工业的痛点、难点问题,取得了一系列产业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上海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平台。开放共享、包容共创的品格让上海拥有放眼全球的视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是上海工业突围的重要引擎。这十年,上海坚持“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建设,积极保持与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交流与合作;隆重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等国际性品牌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大平台,启动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开拓高能级总部型经济朋友圈,吸引全球优质企业、人才、技术、产品等高端要素汇聚上海,助力上海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上海素有遵循科学的做事风格、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这为上海提升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这样的风格体现在产业发展上,则表现为强化顶层设计:从产业土地供给到产业发展举措,从五年规划到三年行动,从市级规划到区级规划,从空间布局到区域协同,一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的精神体现在服务上,则表现为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多维持续的改革举措:简化审批流程、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发扬“店小二”精神;开创“拿地即开工”新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服务精神驱动下,上海创造了特斯拉超级工厂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上海速度”!

  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上海拥有丰富的科创、人才、资金资源,积极搭建高端产业要素汇聚平台,政金产学研合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政策供给。上海一方面出台丰富的产业专项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协助企业对接国家政策,助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创新建立“区级专员+专业辅导员”推进机制,组建各产业专家团队,帮助企业“摸家底、问诊把脉”;打造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长三角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普惠资源。三是促进产业科技金融三角互动。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以“基地+基金”的模式,吸引各类资本共建产业基金;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绿色金融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专利综合保险等金融创新产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区成立人才实训基地,培养“新工科”人才;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等创新平台,激活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

  在激烈的竞争中,明确自身特色,既是立足当下对自身的深刻剖析,也是展望未来对战略布局的谋划。上海不喜“撒胡椒面儿”,而是力求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有限的资源用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园区。精致和高标准是上海的追求,错位特色发展是上海的坚持。上海全国首创产业地图,以数字化、可视化方式明确各区产业发展重点和特色;上海提出高起点建设“一城一名园”,塑造五个新城产业品牌;上海全市统筹品牌打造,面向全球推出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航空航天、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线新经济等重点高端产业,以特色载体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上海工业将不负国家战略的重托,不负时代寄予的使命,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坚持以创新作为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能级,加快促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坚持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全面深化长三角区域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协同”,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上海再创新时代、铸造新奇迹!

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马上跟您联系!

咨询电话:13917147829